close
前幾天忽然想念起台北溫州街和和平東路交叉口的一家蘿蔔絲餅。上次回台灣時無意間吃到﹐那齒頰留香的滋味還長存在我心中(好像在寫什麼重要的回憶﹐只不過是個餅罷了...)。本來只是因為它正好位於離我家約兩分鐘的路程﹐經過時看很多人在排隊﹐就隨便買了兩個蘿蔔絲餅加蛋當早餐吃﹐沒想到我們是有眼不識泰山﹐這個攤位還在台北頗負勝名﹐據說平均排45分鐘才買得到的(google "蘿蔔絲餅"﹐隨便就跳出一堆網站討論這個攤位﹐這裡有這個攤位的照片和詳細的描述喔)。果然這一個小小簡陋的攤位能讓食客絡繹不絕不是沒有道理的﹐連仁亙立這個外行人吃過一次也回味無窮。原本看它簡陋的攤位外加用簡單紙袋包著油膩膩的蛋餅﹐仁亙立是硬著頭皮咬下第一口的。結果後來吵著要我買20個蛋餅帶回美國微波加熱的也是他。

在美國想吃好吃的蘿蔔絲餅不容易。當然我位於南加州﹐要找是一定找得到﹐但那是要試吃不知多少家餐廳才找得到那如神物般美妙的滋味。況且美國消費高﹐一個餅可能要價3元﹐加稅加小費5元美金跑不掉﹐還不保證好吃。於是﹐高消費加上窮學生小氣的天性﹐造就了我越來越高超的廚藝...(其實真是不得已的呀!想當年我年輕時﹐也曾經連用電鍋煮飯都煮成半熟的...)

求人不如求己﹐想吃蘿蔔絲餅就自己做。上網查了一下﹐綜合各家食譜﹐簡化一下﹐就成了我的做法:

麵粉3杯﹐熱開水1 1/3杯﹐用篩子將麵粉篩過﹐混入熱開水﹐攪拌。待涼點再用手下去揉﹐小心不要揉滾熱的麵粉團﹐包你燙死又甩不掉(慘痛經驗談)。


混好的麵團。用布蓋起來悶個半小時。


我是用這種篩子隨便篩一篩的。


白蘿蔔刨絲後用鹽抓一抓擠出水來倒掉。不要擠太乾﹔有點濕也不錯吃。但是要注意﹐白蘿蔔擠完水後強烈縮水﹐以下這麼大一條蘿蔔﹐擠完水後變成半碗蘿蔔絲...


擠水前...


擠水後...


混入絞豬肉﹐蔥末和浸泡過水軟化的粉絲。粉絲要剪一下比較好包(加豬肉是因為仁亙立是肉食動物﹐其實不加也可以﹐但會建議用豬油煎餅)。加些鹽﹐糖﹐米酒﹐胡椒﹐蒜粉﹐香油。


混好的內陷


麵團分成八塊(其實可以分成更多塊﹐但是我搬家中找不到桿麵棍﹐用手揉面壓不出薄皮﹐所以麵粉用量較大。薄皮當然會好吃一些...)


本人技術不好﹐所以研發出一下的蠢人做餅法。先將麵團分成大小兩份﹐兩份都桿成圓扁狀...


將餡放在大片的中間﹐收口...


然後以小片覆蓋在大片上的口...


然後將餅翻過來努力壓扁。


中火用豬油煎至兩面金黃。


成品:沒有桿麵棍徒手壓麵做出來的超厚皮豬肉蘿蔔絲餅﹐但還是超好吃。冰在冰箱﹐想吃時煎個蛋﹐將餅覆於蛋上煎成蛋餅﹐人間美味!

需要改進的地方:下次我大概會在混麵團時多加點水﹐也許加點豬油混麵﹐讓麵團張力大一點﹐最重要的是﹐一定要祭出至寶桿麵棍﹐才能讓麵皮超薄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tliu5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